世界气象组织11日通报,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%,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%,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。
拉尼娜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表温度大范围降低的现象,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(风、气压、降水)的变化。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因其强度、持续时间、一年中发生的时间以及与其他气候变率模式的互相作用而有所不同。
据气候中心数据统计,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6次拉尼娜事件发现,有超过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。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,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,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。
根据芝商所(CME)的数据显示,自1959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开始用海洋厄尔尼诺指数 (ONI) 衡量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以来,曾发生过九次重大拉尼娜事件。所谓重大拉尼娜事件,指ONI值低于-1℃(重大厄尔尼诺事件则是ONI值超过1℃)。
上一次全球出现拉尼娜现象出现在2020年10月~2023年4月(随后出现厄尔尼诺)。到2021年12月,太平洋中部/中东部赤道带的水域温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。更宽泛地说,太平洋靠美洲一侧大部分水域的温度低于正常值。与此同时,大西洋的海面温度显著高于正常值。
世界气象组织还表示,尽管受到2020年至2023年初多年拉尼娜现象的“冷却”影响,过去9年仍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。由于大气中存在额外热量和水分,极端天气仍会持续出现。
而且由于拉尼娜现象会加强地区气候特征,使得干旱地区更干旱、潮湿地区更潮湿。全球的农作物市场可能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来源:生态中国网综合每日经济新闻、央视财经、快科技;图文版权归原作者,本图文不做商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